新学期开启,海陵区重点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好学生心理调适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广泛实施学生心理关怀。积极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携手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参与泰州市阳光心理服务中心“护海青”项目,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目前,全区各中小学校均配备“阳光小屋”心理咨询室,设有心理沙盘区、宣泄区、个体辅导区等先进功能区,为开展心理关怀提供了设备支持和技术支撑。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采取“一生一档”的办法,全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智力情况及其教育建议、个性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对策等。同时,专门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建立个案资料库,由专职心理教师开展个案跟踪辅导,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开齐上好心理健康课程。课堂心理教师参考省编版教材,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调整课程主题,带领学生做团辅活动,编排心理剧,解读心理绘本,体验沙盘游戏、赏析心理影片等,宣传心理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帮助学生学会自助、助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创新“同伴辅导”,成立了由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校园心理“护林队”,由心理教师有计划地对该团体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施同伴心理关怀。 提升“教师妈妈”育人内涵。组织“教师妈妈”从情感和心理上进一步加强对结对“子女”的真心关爱。关注“心育”落细落实,定期系统梳理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困惑,由专职心理教师或外聘心理专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或小组心理疏导。设立“教师妈妈心语信箱”,由心理老师定期开启和答复。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主动与高校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及社会心理机构联系,邀请知名学者、心理专家,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开设心理关怀策略讲座;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多形式、多渠道参加区域心理教育专题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逐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关怀理论和业务水平。目前,全区24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或省级心理辅导员做好专业引领,定期通过沙龙研讨、读书交流等形式,开展关怀教育理论学习和心理疏导策略分享,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学生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