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陵区按照“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村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总体要求,以“四好农村路”为纽带,依托城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麒麟湾生态园、薰衣草主题庄园、飞彩园艺、一鸣农业为载体,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集聚发展。目前,全区累计创成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以及2个区级储备试点,北部片区特色田园魅力逐渐彰显。 一、建立三项机制,实现村庄环境“量变” 一是建立村民议事协调机制,在创建中牢固树立“以村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倡导“特色田园乡村大家建”,搭建村级议事平台,定期组织乡贤理事会开展座谈,邀请村民积极建言献策,引导农民群众围绕村庄建设“讲问题、提意见、拿办法”,有效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破解村庄建设难点和堵点。二是建立示范创建带动机制,通过“政府搭平台、群众当评委”的方式广泛开展整洁庭院、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创建活动,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小平台”推动“大治理”,通过示范引导带动村庄环境整体提升。三是建立党建服务常态机制,发挥村“两委”班子带头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宣传发动群众积极投身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激励群众主动参与巡逻、清扫道路、调解邻里纠纷,保持房前屋后整洁有序。 二、优化三类资源,实现乡村产业“质变” 一是激活乡村人才资源。加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引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充分发挥村庄优势和个人特长,引导技术和资金集聚,提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成效。二是用活项目资金资源。通过出台区级特色田园乡村资金管理办法,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由区级各部门按条线、按职能给予创建村庄政策、资金、技术上的保障,按照实际建设进度及建设成效拨付每个创建村500万至600万不等的建设成效奖补资金,优先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保障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有钱干事”。三是盘活村庄闲置资源。牢固树立“为农业做平台、为村民做服务”的宗旨,充分利用部分村民闲置房屋就地改造,布局农家书屋、民俗农家乐、光伏推广站、特色村史馆、农产品展示馆等项目,发动乡贤能人,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打包运营,对村庄周边的闲置土地整体流转,打造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了“水美麒麟”、“非遗唐甸”、“红色姚家”、“花漾罡南”等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通过村企合作的方式,落实就业创业政策,让村民扎根本土、增收致富,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高。 四、推动三个结合,实现文明乡风“蝶变” 一是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同文明实践相结合。发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作用,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深入开展“美丽新乡村、文明再升级”行动,广泛组织评选文明家庭、最美人物,同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涵养敬业奉献、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二是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同移风易俗相结合。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反对迷信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利用新媒体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推动乡村家庭形成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是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同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收集和整理优秀家规家训,作为特色田园乡村的重要元素融入到村庄建设中,不断强化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文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