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受宏观形势影响,部分指标增速有所回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对复杂形势,必须把稳增长、促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扎实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奋力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现就做好当前全市经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一)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在当前内需和出口拉动乏力的情况下,扩大投资对稳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对照年度投资计划,对意向性项目抓紧签约落户,对签约项目抓紧开工建设,对开工项目加大推进力度,促进早日竣工投产,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0亿元。要把握项目投资工作的阶段性重点,紧密跟踪国家、省投资政策动向,不断强化重大项目的开发和储备。
(二)督查推进各类重点项目建设。严格执行重大项目领导挂钩、定期协调、督查督办、绩效评估“四大机制”,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加快建设。对全市各类重大项目逐一过堂、督查推进、优化服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10大城建重点工程、160个新增高效农业项目、243个工业重点项目、3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要确保完成序时任务。
(三)积极开展项目上争。顺应国家宏观政策,明确上争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查考核,迅速组织项目的筛选、包装、上报,确保上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努力扩大民间投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实施细则,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交通、能源、市政、教育、医疗等领域。抓紧研究制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项目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及时组织开展民间投资项目对接活动。
二、全面提升开放开发水平
(五)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照年初确定的招商活动计划,紧扣四季度招商工作重点,加大督查推进力度,确保各项活动组织落实到位,年度利用外资任务全面完成。坚持综合推介与专题活动相结合,既要认真组织大活动招商,更要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围绕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扩大与知名央企和跨国公司的紧密协作作为当前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骨干企业实行高位嫁接,招引高端项目。
(六)全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用足用好国家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信用保险等政策,完善稳定外贸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吸引大型外贸企业和外商代表处落户泰州。密切关注外贸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加强指导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市场推广活动和国内外知名展会,确保传统市场份额不减少、新兴市场比重有提高。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七)提升开发园区承载功能。围绕专业化、特色化要求,抓紧编制和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加强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加快构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合理布局基本功能,实现与出口加工区、创新基地、核心港区资源共享、互动发展。加快推进出口加工区二期保税仓库和标准厂房建设,抓紧做好国家科技兴贸(新能源)创新基地申报和靖江经济开发区升格申报工作。
三、积极扩大市场消费
(八)认真执行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落实国家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落实国家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市场延伸。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推动消费即期增长。加强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九)推动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尽快出台繁荣商贸流通业实施办法,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培育发展新兴商贸流通业、扶持壮大商贸流通企业。科学谋划和抓紧实施出口加工区、滨江工业园区等外来务工人员大量集聚区域的周边商业网点布局和配套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深茂、泰茂、华润万象城等重大商贸项目建设。
(十)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和“旗舰”项目,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探索设立市区服务业创投基金和担保资金,逐步建立服务业引导资金“拨改投”新模式。创新物流公共平台建设,加快启动“泰州公路港”物流项目。扩大旅游品牌影响,丰富繁荣旅游市场。
四、扶持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十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认真落实三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年度行动计划,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努力形成新兴产业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十二)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尽快研究确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双百”工程,积极创造条件新上、快上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高端项目。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计划”,加快制定出台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五年规划。
(十三)促进重点企业稳定发展。密切关注大中型企业尤其是“50强”企业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走势,逐一进行调研分析,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防止出现大的回落和滑坡。认真实施工业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切实加强引导、扶持和服务。
(十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改善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为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十五)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和落实财政资助、贴息和税收减免政策,努力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扩大科技银行试点,支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引导和促进企业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
五、保持财税平稳运行
(十六)科学组织税收征管。认真落实《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实施社会综合治税的意见》,探索建立长效财税征管机制,从严控制非税收入增长,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绝不收“过头税”。
(十七)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切实按照年度预算安排,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认真落实市级机关部门行政运行成本控制管理考核办法,确保“三公”经费零增长。推动财政专项资金有效整合,集中财力支持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
(十八)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启动新一轮财政体制调整方案调研论证工作,适时推进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财政与金融、投资、税收的联动政策。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工作,完善部门、市区联动机制,加强风险评估和防范。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十九)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动力和巨大潜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镇功能,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新城区建设,要注重公共服务优质资源的合理布点。加强城建项目恳谈会相关意向的跟踪落实,尽快组织实施一批BT、BOT城建投资项目。策应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认真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和宅基地置换的有效形式和办法,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
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十)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坚决限制炒房和投机性购房,确保房价在可比情况下不再上涨。
(二十一)鼓励和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充分发挥房地产行业协会作用,认真研究支持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和办法。探索政府回购商品房、二手房的途径和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和拆迁安置房的有效供给。抓紧研究制定来泰创业就业人员包括技能操作工人住房供应和保障办法,进一步加快人口集聚。
八、大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十二)强化要素协调保障。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确保信贷投放稳定增长和企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对经营前景良好但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企业要保证满足合理资金需求。全力上争用地指标,加大存量、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加强适岗技能培训,尽力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二十三)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控分析。深入基层、走进企业,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捕捉分析相关数据指标的稳定性、各项指标的平衡性,对大起大落的指标深入研究和剖析造成波动的根本原因,及时采取对策措施,科学调节经济运行。
(二十四)进一步深化政府服务。深化“三解三促”,完善“三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机关部门为企业办实事项目,帮助企业提振信心、渡过难关。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并联审批,进一步缩减市级机关行政许可事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和单项行政审批时限。研究出台降低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重大产业项目行政事业性“零收费”,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外,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检查评比。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十五)大力促进就业创业。认真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的增收,促进社会收入结构更加合理。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突出解决好零就业家庭、双失业职工、高校毕业生等就业问题。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加快公共创业指导中心实体化建设。尽快出台《泰州市惠农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系统解决农民创业过程中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
(二十六)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认真办理市区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对实事项目及其36个子项目逐一组织开展“回头看”,加大督查推进力度,确保按期完成。对群众关切的物业管理、老小区改造和污水管网、停车场地建设等现实问题,要制定方案、明确计划、落实责任、尽快解决。继续办好农村新一轮实事,统筹推进脱贫奔小康工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等各项工作,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十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最大限度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较大影响的事故发生。
十、超前谋划来年工作
(二十八)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明年宏观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要迅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认真思考谋划明年的发展思路和关键举措,务求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要根据《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行动纲要》要求,加快推进目标措施的具体化、方案化、项目化。
(二十九)科学制定发展目标。要本着既积极又务实的原则,按照争先进位的要求,尽快研究提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十)及早安排落实项目建设计划。抓紧梳理和筛选列入明年实施的一、二、三产业和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等项目,争取10月底前基本敲定项目、确定计划。对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要具体明确责任主体和资金来源。要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要求,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泰州市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