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资源属性和生态功能,最近几年,地下水开发强度普遍较大,保护却相对较弱。去年底,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挑选21个地区作为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我市是全省唯一试验区。
“我市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地处江淮之间,地下水生态环境特征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地区极具典型代表性。”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小平说,入选全国试点后,我市邀请专家团队,对全市地下水重点污染源、污染状况开展调研,并组织编制试验区建设方案,报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备案。
目前,我市相关工作已经启动,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划定污染防治分区。通过对全市工业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垃圾填埋场等六类531个污染源展开摸底调查,开展了200个地下水建井采样和检测工作,初步划定全市285个地下水污染防治优先保护区、风险管控区、治理修复区、重点防控区。根据企业污染源情况、污染途径、地下水超标等情况,我市确定了57家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明确管理要求,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监测数据反馈,今年上半年,我市地下水水质稳中向好,区域国考点V类水数量由6个减少为4个,兴化市安洲村点位由V类提升为III类。”吴小平说。
根据试验区建设规划,未来3年,我市将完成4个示范、开展3个探索、建立2个体系、建设1个平台,全面提升地下水环境质量。
4个示范,即重点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示范、固废堆填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或生态修复示范、油气田回注过程地下水污染渗源管控或污染防治示范、废弃矿井治理工程示范。以重点化工园区为例,我市将以现有的9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经济开发区为重点,逐步开展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建立“一园一档”基础信息资料,分类差异化提出园区地下水环境监测、源头预防等“一园一策”防治方案。
3个探索,即探索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及修复、探索地下水与地表水-土壤污染协同防治、探索创新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2个体系是建立泰州市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泰州市地下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1个平台是建立地下水环境质量管理监测预警平台。
“到2024年,我们将完成试验区建设各项任务,基本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新模式,建成泰州市地下水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全面提升泰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吴小平说。